<

以房养老试点惨淡收官:四地两年仅有59户投保

来源:央广网2016-06-06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4年7月1号起,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推出“以房养老”试点。然而项目运行两年来,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截至今年5月20号,全国完成业务投保流程的仅有47人、38户。专家认为,“以房养老”试点效果不佳,除了观念的问题,也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所谓“以房养老”,就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之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但是“以房养老”试点近两年,投保的家庭数和人数增长速度一直缓慢。专家分析认为,“以房养老”首先就要面对中国的传统观念。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要把老人的房子作为资产抵押出去,以便于成为他老年养老收入的来源。中国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希望把自己的资产传给子女,所以本身这个产品就不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老年人把房子押出去,如果他享受不到几年就不幸去世,那么房子如何折价,包括对他的继承人或子女未来还能继续保留些什么权利,这个可能需要一个关系的协调。”

    保险公司对“以房养老”的业务也并不热衷。朱铭来指出,在定价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公平、合理?实际上相当于一大笔钱给老年人,做终身养老年金的规划。房价未来是什么走势。保险公司有规避风险的仪式,老年人同样有。房价涨了,老年人会感觉亏了;房价大跌了,保险公司又感觉经营上会出现风险。这就需要未来对产品设计进一步合理化,需要更精细化的设计。

    朱铭来认为,目前国内的以房养老产品设置比较单一,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多样需求,都是保险公司自说自话;与此同时,老人通过“以房养老”兑现的钱和理想存在差距,也削弱了他们对以房养老产品的兴趣。

    朱铭来表示,对广大老年人来说,还是希望现款变成一个实打实的现款服务。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如果不把财富传给子女,一方面可能他没有子女,另一方面有子女,但他们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方便照顾老人,所以更多地体现在照顾、照料。照顾的责任、照料的责任转嫁给机构、社会来完成。货币怎样买到相对应的照顾、护理服务,更多是要把产业链做好。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以房养老试点惨淡收官:四地两年仅有59户投保

2016-06-06 07:07:18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但是“以房养老”试点近两年,投保的家庭数和人数增长速度一直缓慢。专家分析认为,“以房养老”首先就要面对中国的传统观念。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4年7月1号起,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推出“以房养老”试点。然而项目运行两年来,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截至今年5月20号,全国完成业务投保流程的仅有47人、38户。专家认为,“以房养老”试点效果不佳,除了观念的问题,也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所谓“以房养老”,就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之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但是“以房养老”试点近两年,投保的家庭数和人数增长速度一直缓慢。专家分析认为,“以房养老”首先就要面对中国的传统观念。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要把老人的房子作为资产抵押出去,以便于成为他老年养老收入的来源。中国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希望把自己的资产传给子女,所以本身这个产品就不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老年人把房子押出去,如果他享受不到几年就不幸去世,那么房子如何折价,包括对他的继承人或子女未来还能继续保留些什么权利,这个可能需要一个关系的协调。”

    保险公司对“以房养老”的业务也并不热衷。朱铭来指出,在定价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公平、合理?实际上相当于一大笔钱给老年人,做终身养老年金的规划。房价未来是什么走势。保险公司有规避风险的仪式,老年人同样有。房价涨了,老年人会感觉亏了;房价大跌了,保险公司又感觉经营上会出现风险。这就需要未来对产品设计进一步合理化,需要更精细化的设计。

    朱铭来认为,目前国内的以房养老产品设置比较单一,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多样需求,都是保险公司自说自话;与此同时,老人通过“以房养老”兑现的钱和理想存在差距,也削弱了他们对以房养老产品的兴趣。

    朱铭来表示,对广大老年人来说,还是希望现款变成一个实打实的现款服务。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如果不把财富传给子女,一方面可能他没有子女,另一方面有子女,但他们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方便照顾老人,所以更多地体现在照顾、照料。照顾的责任、照料的责任转嫁给机构、社会来完成。货币怎样买到相对应的照顾、护理服务,更多是要把产业链做好。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密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