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评论:全国房地产市场乱象应当严治

来源:经济日报2018-07-03

  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7月初至12月底,将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可以说,这30个城市是房地产调控的“牛鼻子”,牵住了“牛鼻子”,全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平稳下来。

  优先关系户、“曲线”收取号头费、捆绑销售、对购房者“挑肥拣瘦”……在一些地区,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不仅让刚需购房者感觉“很受伤”,也给房地产市场埋下了风险隐患。针对愈演愈烈的房地产市场乱象,七部门启动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谓正当其时。

  房地产市场为何会乱象频出?除了一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肆意妄为之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把房地产市场当作拉动GDP的支柱,不敢触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让个别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自以为是,横行市场;二是监管和执法不力,一些职能部门对房地产市场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打击整治上消极作为乃至不作为,也助长了房地产市场乱象。

  任何乱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地方监管松懈的必然结果。假如各地始终勒紧房地产市场的“缰绳”,依法从严管理房地产市场,对出现的问题随时治理和纠正,也不至于出现乱象。比如,类似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近年来媒体多有报道,早该对其严厉整治。再如,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等房地产“黑中介”,媒体也早有曝光,却没能将其彻底取缔。同时,违规销售、变相加价、一房多卖、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以及限制阻挠使用公积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层出不穷,试问,如果不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这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哪来那么大的胆量?

  鉴此,期待各地能以七部门发出的通知为契机,精准把握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核心和关键,突出依法监管导向,从源头上彻底打掉各种形式的“保护伞”,倒逼各地履职尽责,强化市场监管,这远比惩治几个违法违规的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更重要。(唐卫毅)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楼市评论:全国房地产市场乱象应当严治

2018-07-03 05:30:21 来源: 0 条评论

  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7月初至12月底,将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可以说,这30个城市是房地产调控的“牛鼻子”,牵住了“牛鼻子”,全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平稳下来。

  优先关系户、“曲线”收取号头费、捆绑销售、对购房者“挑肥拣瘦”……在一些地区,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不仅让刚需购房者感觉“很受伤”,也给房地产市场埋下了风险隐患。针对愈演愈烈的房地产市场乱象,七部门启动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谓正当其时。

  房地产市场为何会乱象频出?除了一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肆意妄为之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把房地产市场当作拉动GDP的支柱,不敢触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让个别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自以为是,横行市场;二是监管和执法不力,一些职能部门对房地产市场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打击整治上消极作为乃至不作为,也助长了房地产市场乱象。

  任何乱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地方监管松懈的必然结果。假如各地始终勒紧房地产市场的“缰绳”,依法从严管理房地产市场,对出现的问题随时治理和纠正,也不至于出现乱象。比如,类似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近年来媒体多有报道,早该对其严厉整治。再如,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等房地产“黑中介”,媒体也早有曝光,却没能将其彻底取缔。同时,违规销售、变相加价、一房多卖、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以及限制阻挠使用公积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层出不穷,试问,如果不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这些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哪来那么大的胆量?

  鉴此,期待各地能以七部门发出的通知为契机,精准把握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核心和关键,突出依法监管导向,从源头上彻底打掉各种形式的“保护伞”,倒逼各地履职尽责,强化市场监管,这远比惩治几个违法违规的开发商、炒房团、黑中介更重要。(唐卫毅)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