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挖历史故事 传承璧山文脉 构建宜居之城
璧山区文化委员会主任黄林
黄林认为,一个地方是否宜居、是否有魅力重点看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二是文化。
从生态角度看,璧山从去年就成功创建了全国的、也是重庆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璧山区更是着力从种树、关闭污染企业、治理河流污染等方面展开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打造,经过几年努力,璧山城市环境已经得到较大改善。
从文化角度说,近年来璧山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重点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挖掘。首先修建了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图书馆、东岳体育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等一大批文体设置做硬件支撑。其次用历史来传承文脉,通过梳理历史故事,展示璧山牌坊、古诗词、老照片,农耕文化用品,恢复重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国立音乐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等让后来人了解璧山的文化脉络。再次,通过音乐或活动来助力宣传,惠及民生。中国词坛泰斗庄奴将其为邓丽君写的《小城故事》版权赠与璧山,璧山城市形象得到广泛宣传;同时璧山每年至少会在大剧院进行每月一场的惠民演出,还利用璧山场馆、公园举行中国汽车场地越野总决赛及璧山马拉松赛,让老百姓参与其中,感受璧山的文化体育魅力。
黄林表示,通过对历史的挖掘整理,将璧山城市文化形象成功塑造,其中主要涉及儒家文化、抗战文化、耕读文化。下一步,璧山文化委还将继续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并植入到文化产业中去,把璧山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