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台"无理由退房"新规 购房有"后悔药"吃了?
<

东莞出台"无理由退房"新规 购房有"后悔药"吃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1-16

近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广使用〈东莞市商品房认购书(范本)〉的通知》。通知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买家在楼盘认购后,“两天内可无理由退定”。该规定将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东莞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出台“无理由退房”政策的城市。

房子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是用来购买和消费的,其也有“退货”的法律保障。根据房地产法规定,在房屋质量不合格、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和开发商证件不全等情况下,购房者是有权要求退房的。

不过,这些都属于“有理由退房”。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商品都实现了“无理由退”,而房子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从这一逻辑看,东莞的这个通知,算是真正给“无理由退房”开了个口子,具备一定积极意义。

然而,“无理由退房”政策也存在一定局限。不否认,该政策确实能给购房者一定程度的反悔机会,甚至能相对杜绝“霸王条款”,缓解激情造成的购房纠纷,也有可能倒逼开发商的自我规范。只是,这些方面尚属于相对初级的整顿。

更关键的是,该政策的后悔期只有两天,很难改变楼市的供需关系,也难以对楼市中购房者欲退房背后的真正乱象进行有效整治。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如果一位购房者下定决心要退房,除了激情消费等表层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楼盘本身或者房地产商出现大问题,比如质量太差、面积误差太大等;另一方面,则是房子的价格在日后严重跌出了购房者的预期。如果真想处理好购房者退房的问题,这两方面才是症结所在。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不是在两天的冷静期内就可以窥探出的。

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真正纠纷,不在于有没有几天的“无理由退房”冷静期。而在于开发商的信誉问题、楼盘的质量与品质问题,以及市场和购房者缺乏市场思维的问题。

有人说,开发商和楼盘的相关问题有法律依据,也可以依法进行有理由退房。可事实上,这样的依法退房程序相对复杂,最后顺利退房的现实难度也相对较高。再加上房子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商品升值属性”,导致很多购房者遇到相关问题时,只想维权,不想退房。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逆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僵局。比如,强化对开发商的全程监督和对楼盘的有效监查,对目前市场下行状态中爆发的“维权潮”,也要形成有力规范的介入,构建全方面的维权机制,以最大程度保证开发商和楼盘不出问题,维护购房者的核心消费权益。除此之外,树立真正的市场思维,要从政府做起,进而慢慢传导到购房者群体,疏解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退房危机。

东莞首推“无理由退房”,是市场层面的一针调节剂。如果楼盘质量问题和市场思维缺失等关键方面能够得到解决,那退房危机便可大解。在此基础上,若再加上几天的“无理由退房”,所呈现出的便是“锦上添花”之感。

相关新闻
>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高考考生向前冲 各校保障有妙招

现场5万余人观赛……继村BA后 贵州村超再出圈

学工程管理的她成为网红"养猪女孩"

重庆首个花园式污水处理厂亮相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东莞出台"无理由退房"新规 购房有"后悔药"吃了?

2019-01-16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广使用〈东莞市商品房认购书(范本)〉的通知》。通知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买家在楼盘认购后,“两天内可无理由退定”。该规定将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东莞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出台“无理由退房”政策的城市。

房子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是用来购买和消费的,其也有“退货”的法律保障。根据房地产法规定,在房屋质量不合格、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和开发商证件不全等情况下,购房者是有权要求退房的。

不过,这些都属于“有理由退房”。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商品都实现了“无理由退”,而房子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从这一逻辑看,东莞的这个通知,算是真正给“无理由退房”开了个口子,具备一定积极意义。

然而,“无理由退房”政策也存在一定局限。不否认,该政策确实能给购房者一定程度的反悔机会,甚至能相对杜绝“霸王条款”,缓解激情造成的购房纠纷,也有可能倒逼开发商的自我规范。只是,这些方面尚属于相对初级的整顿。

更关键的是,该政策的后悔期只有两天,很难改变楼市的供需关系,也难以对楼市中购房者欲退房背后的真正乱象进行有效整治。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如果一位购房者下定决心要退房,除了激情消费等表层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楼盘本身或者房地产商出现大问题,比如质量太差、面积误差太大等;另一方面,则是房子的价格在日后严重跌出了购房者的预期。如果真想处理好购房者退房的问题,这两方面才是症结所在。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不是在两天的冷静期内就可以窥探出的。

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真正纠纷,不在于有没有几天的“无理由退房”冷静期。而在于开发商的信誉问题、楼盘的质量与品质问题,以及市场和购房者缺乏市场思维的问题。

有人说,开发商和楼盘的相关问题有法律依据,也可以依法进行有理由退房。可事实上,这样的依法退房程序相对复杂,最后顺利退房的现实难度也相对较高。再加上房子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商品升值属性”,导致很多购房者遇到相关问题时,只想维权,不想退房。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逆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僵局。比如,强化对开发商的全程监督和对楼盘的有效监查,对目前市场下行状态中爆发的“维权潮”,也要形成有力规范的介入,构建全方面的维权机制,以最大程度保证开发商和楼盘不出问题,维护购房者的核心消费权益。除此之外,树立真正的市场思维,要从政府做起,进而慢慢传导到购房者群体,疏解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退房危机。

东莞首推“无理由退房”,是市场层面的一针调节剂。如果楼盘质量问题和市场思维缺失等关键方面能够得到解决,那退房危机便可大解。在此基础上,若再加上几天的“无理由退房”,所呈现出的便是“锦上添花”之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