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房企拿地仍积极 TOP1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降14%

头部房企拿地仍积极 TOP1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降14%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9-08-13

进入7月,全国地价结束连续6个月的上行趋势,土地成交溢价率回落,土地出让金环比下跌。但7月份房企拿地基本延续上月的积极态势。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7月,碧桂园、万科、融创占据拿地金额排行榜前三位。碧桂园拿地金额1086亿元,与2018年的1079亿元几乎持平,但拿地面积减少了近1000万平方米。

从企业新增货值角度看,前三梯队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环比增速继续下滑,头部梯队企业减速则更为明显。

8月初,在中指研究院举行的市场形势及企业研究成果分享会上,中国指数研究院研发中心研究副总监吴建钦指出,7月底,整个市场预期(包括销售端、融资端)都会对给房企造成影响,加之融资渠道会持续收紧,企业资金压力也会比较大。这些方面共同加起来,下半年企业拿地会更加谨慎,投资情绪也会更加理性,土地市场也会逐步回归理性。

头部房企积极拿地

中指研究院《2019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今年前7个月,TOP10房企拿地总额6605亿元,拿地门槛为407亿元,较2018年同期均略有上升。从面积上看,TOP10企业拿地总面积14104万平方米,去年同期为13745万平方米,略有增涨。

具体到企业,1~7月,碧桂园累计拿地1086亿元,位居拿地榜首位;万科以总额1030亿元占据榜单第二位;第三名融创拿地总额685亿元。TOP10企业拿地总额6605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6.5%,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向记者表示,“头部企业确实现阶段拿地动作比较积极,当前土地市场回归理性,在公开市场拿地还是比较好的机会。所以一些大企业进行积极补仓和布局,而部分中小企业市场反应能力比较弱,主动收缩了战线,拿地也理性了。未来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土地市场的做法还是不一样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大型企业销售规模比较大,拿地也会比较多,这个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侧面也说明了当前地产企业还是愿意去主动拿地,市场也没有想象中的悲观,很多企业还是愿意做大规模。”

以万科为例,其7月在土地市场继续发力,单月拿地金额超280亿元。而融创前7个月拿地金额是去年同期(142亿元)的近5倍,从去年第34名跃升至今年的第3;拿地面积达到118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几乎翻番。

张宏伟指出,“未来大型房企在市场下行的周期中仍然更占优势,强者恒强的局面还会出现。现在还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将来三到五年,很可能大鱼吃大鱼,甚至头部前10、前20房企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和洗牌过程中被淘汰。”

新增货值门槛降低

对房企而言,土地储备更强调规模,而货值则站在投资角度。

从亿翰智库《2019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榜单来看,碧桂园、万科稳坐冠亚军,而融创新增货值是去年同期的3倍,跃升至榜单第三位;保利和阳光城跃进前十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7月,新增货值破千亿元的企业仍然只有15家,而去年同期为17家。同时,前三梯队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环比增速继续下滑,TOP1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为1236.8亿元,同比下降14%,头部梯队房企减速较为明显。

严跃进向记者分析认为,“新增货值增速放缓和市场周期有关。当前市场周期处在下行阶段,对企业拿地有影响,企业降速也是应对风险的一种考虑。一般来说,土地储备规模比较大,说明企业拿地实力比较强。但是当前货值比较高,结合融资环境来看,仍然是有些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李建桥李建桥则指出,“下半年房企面临着销售和外部融资受限,包括应对债务的压力,我们认为下半年房企要积极认清政策和市场的形式,要强化投资和资金的运用力度,推快销售回款,增强整体的企业核心优势,才能保证总体稳健的发展。”

从城市来看,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7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累计成交额9229亿元,同比增长14.8%,而2018年同期为8037亿元。一二线城市仍然是房企投资拿地的重中之重,其中杭州以1672亿元位列榜首,同比下降17%;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日趋火热,武汉、昆明、西安、郑州均登上规划建筑面积榜单。

长三角在四大城市群中仍然保持最高热度。1~7月,TOP10房企在长三角地区拿地金额共计2721亿元,位列首位;在中西部拿地金额达1951亿元;珠三角和环渤海以1219亿元和1217亿元分列第三、第四位。

李建桥指出,“前期认为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但是城市分化还是在加深的,这种结构性的机遇还是存在的。”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头部房企拿地仍积极 TOP1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降14%

2019-08-13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进入7月,全国地价结束连续6个月的上行趋势,土地成交溢价率回落,土地出让金环比下跌。但7月份房企拿地基本延续上月的积极态势。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7月,碧桂园、万科、融创占据拿地金额排行榜前三位。碧桂园拿地金额1086亿元,与2018年的1079亿元几乎持平,但拿地面积减少了近1000万平方米。

从企业新增货值角度看,前三梯队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环比增速继续下滑,头部梯队企业减速则更为明显。

8月初,在中指研究院举行的市场形势及企业研究成果分享会上,中国指数研究院研发中心研究副总监吴建钦指出,7月底,整个市场预期(包括销售端、融资端)都会对给房企造成影响,加之融资渠道会持续收紧,企业资金压力也会比较大。这些方面共同加起来,下半年企业拿地会更加谨慎,投资情绪也会更加理性,土地市场也会逐步回归理性。

头部房企积极拿地

中指研究院《2019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今年前7个月,TOP10房企拿地总额6605亿元,拿地门槛为407亿元,较2018年同期均略有上升。从面积上看,TOP10企业拿地总面积14104万平方米,去年同期为13745万平方米,略有增涨。

具体到企业,1~7月,碧桂园累计拿地1086亿元,位居拿地榜首位;万科以总额1030亿元占据榜单第二位;第三名融创拿地总额685亿元。TOP10企业拿地总额6605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6.5%,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向记者表示,“头部企业确实现阶段拿地动作比较积极,当前土地市场回归理性,在公开市场拿地还是比较好的机会。所以一些大企业进行积极补仓和布局,而部分中小企业市场反应能力比较弱,主动收缩了战线,拿地也理性了。未来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土地市场的做法还是不一样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大型企业销售规模比较大,拿地也会比较多,这个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侧面也说明了当前地产企业还是愿意去主动拿地,市场也没有想象中的悲观,很多企业还是愿意做大规模。”

以万科为例,其7月在土地市场继续发力,单月拿地金额超280亿元。而融创前7个月拿地金额是去年同期(142亿元)的近5倍,从去年第34名跃升至今年的第3;拿地面积达到118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几乎翻番。

张宏伟指出,“未来大型房企在市场下行的周期中仍然更占优势,强者恒强的局面还会出现。现在还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将来三到五年,很可能大鱼吃大鱼,甚至头部前10、前20房企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和洗牌过程中被淘汰。”

新增货值门槛降低

对房企而言,土地储备更强调规模,而货值则站在投资角度。

从亿翰智库《2019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榜单来看,碧桂园、万科稳坐冠亚军,而融创新增货值是去年同期的3倍,跃升至榜单第三位;保利和阳光城跃进前十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7月,新增货值破千亿元的企业仍然只有15家,而去年同期为17家。同时,前三梯队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环比增速继续下滑,TOP1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值为1236.8亿元,同比下降14%,头部梯队房企减速较为明显。

严跃进向记者分析认为,“新增货值增速放缓和市场周期有关。当前市场周期处在下行阶段,对企业拿地有影响,企业降速也是应对风险的一种考虑。一般来说,土地储备规模比较大,说明企业拿地实力比较强。但是当前货值比较高,结合融资环境来看,仍然是有些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李建桥李建桥则指出,“下半年房企面临着销售和外部融资受限,包括应对债务的压力,我们认为下半年房企要积极认清政策和市场的形式,要强化投资和资金的运用力度,推快销售回款,增强整体的企业核心优势,才能保证总体稳健的发展。”

从城市来看,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7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累计成交额9229亿元,同比增长14.8%,而2018年同期为8037亿元。一二线城市仍然是房企投资拿地的重中之重,其中杭州以1672亿元位列榜首,同比下降17%;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日趋火热,武汉、昆明、西安、郑州均登上规划建筑面积榜单。

长三角在四大城市群中仍然保持最高热度。1~7月,TOP10房企在长三角地区拿地金额共计2721亿元,位列首位;在中西部拿地金额达1951亿元;珠三角和环渤海以1219亿元和1217亿元分列第三、第四位。

李建桥指出,“前期认为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但是城市分化还是在加深的,这种结构性的机遇还是存在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