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40㎡
​省住建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和稳定的住房保障“两个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全面实现住有所居。

到2022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40㎡

来源:人民网2019-11-19

五大“预期性”目标

2018-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商品住房供应面积3亿-4亿平方米

到2020年,完成集中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到2022年通过租、购、补、改等方式满足约38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

到202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保持在40平方米以上

到2022年,全省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

到2022年,新建住宅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成都达100%,其他市(州)达50%

省住建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和稳定的住房保障“两个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全面实现住有所居。

《规划》提出一大“约束性”目标,即到2022年,公租房保障覆盖到城镇常住人口家庭5%以上。《规划》同时提出五大“预期性”目标,即2018-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商品住房供应面积3亿-4亿平方米;到2020年,完成集中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到2022年通过租、购、补、改等方式满足约38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到202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保持在40平方米以上;到2022年,全省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到2022年,新建住宅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成都达100%,其他市(州)达50%。

为实现目标,《规划》提出以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发展公租房。明确以城市为单位,建立保障性住房房源和保障对象两张清单,优化配租型公租房和配售型共有产权住房两类配置,健全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保障对象的进退审核监管机制,力争到2020年,各市(州)完成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建立租赁补贴标准随市场租金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赁解决居住问题。

《规划》还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进程,适当放宽公租房在户籍、住房、财产和收入等方面准入条件,对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实现应保尽保。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我省已筹集各类公租房(含廉租住房)67.34万套,其中政府投资公租房52.82万套,累计101.3万户家庭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11万户农民工家庭享受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保障。2018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6万户。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到2022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40㎡

2019-11-19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五大“预期性”目标

2018-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商品住房供应面积3亿-4亿平方米

到2020年,完成集中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到2022年通过租、购、补、改等方式满足约38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

到202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保持在40平方米以上

到2022年,全省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

到2022年,新建住宅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成都达100%,其他市(州)达50%

省住建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和稳定的住房保障“两个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全面实现住有所居。

《规划》提出一大“约束性”目标,即到2022年,公租房保障覆盖到城镇常住人口家庭5%以上。《规划》同时提出五大“预期性”目标,即2018-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商品住房供应面积3亿-4亿平方米;到2020年,完成集中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到2022年通过租、购、补、改等方式满足约38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到202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保持在40平方米以上;到2022年,全省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到2022年,新建住宅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成都达100%,其他市(州)达50%。

为实现目标,《规划》提出以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发展公租房。明确以城市为单位,建立保障性住房房源和保障对象两张清单,优化配租型公租房和配售型共有产权住房两类配置,健全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保障对象的进退审核监管机制,力争到2020年,各市(州)完成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建立租赁补贴标准随市场租金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赁解决居住问题。

《规划》还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进程,适当放宽公租房在户籍、住房、财产和收入等方面准入条件,对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实现应保尽保。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我省已筹集各类公租房(含廉租住房)67.34万套,其中政府投资公租房52.82万套,累计101.3万户家庭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11万户农民工家庭享受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保障。2018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6万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