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房地产企业推"无理由退房"应对需求滞后
疫情之下,“无理由退房”成为众多房企继推出线上售房部、直播卖房、各类楼盘优惠促销活动后,又一刺激市场消费的重要举措。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已经有16家全国性房企发布了“无理由退房”的方案,其中除了设定最长直到收房前的“置业反悔周期”外,部分企业更是给出了“差价返还”的保障措施。

16家房地产企业推"无理由退房"应对需求滞后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0-02-26

疫情之下,“无理由退房”成为众多房企继推出线上售房部、直播卖房、各类楼盘优惠促销活动后,又一刺激市场消费的重要举措。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已经有16家全国性房企发布了“无理由退房”的方案,其中除了设定最长直到收房前的“置业反悔周期”外,部分企业更是给出了“差价返还”的保障措施。

在外界看来,开发商目前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增加与客户间的黏性外,都是为了千方百计刺激出因疫情影响滞后释放的市场需求,力保业绩安全。

无理由+差价补偿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恒大、融创、富力、阳光城、保利地产、新力、雅居乐、中国奥园在内的16家房企,相继宣布“无理由退房”,甚至承诺“差价补偿”。

从退房门槛来看,考虑到实际操作难题,“无理由退房”大多被限定了一定期限,从公布政策之日起,短则一周,长则可至买家入住前。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前,“无理由退房”期限最短的为时代中国,仅给出了“2月线上认购者,可享受7天无理由退房”政策;最长的为中国恒大,该公司“无理由退房”的政策给到了“客户在入住前,均可享受”。其余大部分企业,如中粮、花样年、美的置业等,选择了30天作为自己“无理由退房”的最后期限。

从参与“无理由退房”的项目范围看,推出这一政策的房企并没有将旗下所有项目纳入其中,“指定楼盘可享”成为了开发商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此外,为了打消购房者“买房后可能降价”的担忧,部分房企如恒大、富力等提出了“差价补偿”的承诺。以恒大的公告为例,该公司承诺,自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日起至5月10日,购房者享有最低价购房权益,如购买楼盘价格下调,可获补差价;富力方面也提出,购房者自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日起到2020年6月30日,若认购房源价格下调,可补差价。

“千方百计刺激出需求”

从全面启动网上售房,到开发商们集中推出的“无理由退房”、甚至“差价补偿”,被行业解读为“千方百计的要刺激出滞后的需求”。

来自市场层面的成交数据显示,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感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冲击。中泰证券刚刚发布的行业周报称“房地产市场近期成交受疫情影响基本停滞”,并以数据进行了佐证:2月7日-13日,中泰证券高频跟踪的4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成交同比增速为-86.26%,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速-70.32%。

“从开发商的角度上来讲,其实‘无理由退房’就是给购房者的一种心理保障。让购房者放下自己对于交易意向改变、房价波动较大的多重顾虑,从而把一些观望中的购房者调动起来,促进这部分置业需求的释放,以实现开发商自身业绩的一个提升。”对于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的这一观点,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同。在他看来,当前开发商推出“无理由退房”,目的就在于稳定购房者预期,避免购房者因担忧价格变化、质量问题而影响置业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刺激部分市场需求入市。”

“现阶段,‘无理由退房’的推出,确实能为房企销售带来一些利好,帮助企业撬动一部分潜在的市场需求入市。通过对市场中意向客户的争夺,房企可以实现更多房源的销售,并以此对冲当前市场降温所带来的的风险。”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分析称。

保障:退房措施还须细化

尽管为了让有真正需求的购房者打消顾虑、及时释放需求,但由于退房的具体流程、回款的到账时间等细节尚未公布,购房者的顾虑依然没有打消。

在张大伟看来,首先,“无理由退房”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执行难度很大,不论是法律、财务、销售等多个层面,都很难真正执行到位。

“其次,大部分房企也只是包装了‘无理由退房’,并不是真正‘无理由’,比如,对退房期限就作出了明确限定。但实际上,少于3个月的退房期限,对于购房者而言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在较短的区间内,市场难言有多大的变化。”张大伟补充说道。

郭毅则指出,目前房企层面推出的“无理由退房”政策,存在条款内容不明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购房者由起初的担忧“房子买贵”,到担忧“企业落实退房不力”。而一旦企业被市场认为无理由退房“名不副实”,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商誉。

“很多企业在可申请退房条件的设置上不够明确,如果购房者在实际退房申请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原本促进销售的初衷不仅达不成,反过来还会对企业的商誉形成一定减损。这也是现阶段一大部分购房者持续观望的原因所在。”郭毅说。

对此,郭毅建议,“无理由退房”应更加标准化,这需要企业细化条款内容,如明确返还资金何时到账、延期退房应追加补偿等内容。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16家房地产企业推"无理由退房"应对需求滞后

2020-02-26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疫情之下,“无理由退房”成为众多房企继推出线上售房部、直播卖房、各类楼盘优惠促销活动后,又一刺激市场消费的重要举措。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已经有16家全国性房企发布了“无理由退房”的方案,其中除了设定最长直到收房前的“置业反悔周期”外,部分企业更是给出了“差价返还”的保障措施。

在外界看来,开发商目前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增加与客户间的黏性外,都是为了千方百计刺激出因疫情影响滞后释放的市场需求,力保业绩安全。

无理由+差价补偿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恒大、融创、富力、阳光城、保利地产、新力、雅居乐、中国奥园在内的16家房企,相继宣布“无理由退房”,甚至承诺“差价补偿”。

从退房门槛来看,考虑到实际操作难题,“无理由退房”大多被限定了一定期限,从公布政策之日起,短则一周,长则可至买家入住前。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前,“无理由退房”期限最短的为时代中国,仅给出了“2月线上认购者,可享受7天无理由退房”政策;最长的为中国恒大,该公司“无理由退房”的政策给到了“客户在入住前,均可享受”。其余大部分企业,如中粮、花样年、美的置业等,选择了30天作为自己“无理由退房”的最后期限。

从参与“无理由退房”的项目范围看,推出这一政策的房企并没有将旗下所有项目纳入其中,“指定楼盘可享”成为了开发商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此外,为了打消购房者“买房后可能降价”的担忧,部分房企如恒大、富力等提出了“差价补偿”的承诺。以恒大的公告为例,该公司承诺,自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日起至5月10日,购房者享有最低价购房权益,如购买楼盘价格下调,可获补差价;富力方面也提出,购房者自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日起到2020年6月30日,若认购房源价格下调,可补差价。

“千方百计刺激出需求”

从全面启动网上售房,到开发商们集中推出的“无理由退房”、甚至“差价补偿”,被行业解读为“千方百计的要刺激出滞后的需求”。

来自市场层面的成交数据显示,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感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冲击。中泰证券刚刚发布的行业周报称“房地产市场近期成交受疫情影响基本停滞”,并以数据进行了佐证:2月7日-13日,中泰证券高频跟踪的4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成交同比增速为-86.26%,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速-70.32%。

“从开发商的角度上来讲,其实‘无理由退房’就是给购房者的一种心理保障。让购房者放下自己对于交易意向改变、房价波动较大的多重顾虑,从而把一些观望中的购房者调动起来,促进这部分置业需求的释放,以实现开发商自身业绩的一个提升。”对于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的这一观点,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同。在他看来,当前开发商推出“无理由退房”,目的就在于稳定购房者预期,避免购房者因担忧价格变化、质量问题而影响置业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刺激部分市场需求入市。”

“现阶段,‘无理由退房’的推出,确实能为房企销售带来一些利好,帮助企业撬动一部分潜在的市场需求入市。通过对市场中意向客户的争夺,房企可以实现更多房源的销售,并以此对冲当前市场降温所带来的的风险。”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分析称。

保障:退房措施还须细化

尽管为了让有真正需求的购房者打消顾虑、及时释放需求,但由于退房的具体流程、回款的到账时间等细节尚未公布,购房者的顾虑依然没有打消。

在张大伟看来,首先,“无理由退房”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执行难度很大,不论是法律、财务、销售等多个层面,都很难真正执行到位。

“其次,大部分房企也只是包装了‘无理由退房’,并不是真正‘无理由’,比如,对退房期限就作出了明确限定。但实际上,少于3个月的退房期限,对于购房者而言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在较短的区间内,市场难言有多大的变化。”张大伟补充说道。

郭毅则指出,目前房企层面推出的“无理由退房”政策,存在条款内容不明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购房者由起初的担忧“房子买贵”,到担忧“企业落实退房不力”。而一旦企业被市场认为无理由退房“名不副实”,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商誉。

“很多企业在可申请退房条件的设置上不够明确,如果购房者在实际退房申请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原本促进销售的初衷不仅达不成,反过来还会对企业的商誉形成一定减损。这也是现阶段一大部分购房者持续观望的原因所在。”郭毅说。

对此,郭毅建议,“无理由退房”应更加标准化,这需要企业细化条款内容,如明确返还资金何时到账、延期退房应追加补偿等内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