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不良贷款“双升” 警惕违规流入楼市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再度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不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双升”。

房地产不良贷款“双升” 警惕违规流入楼市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21-09-15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再度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不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双升”。

针对以上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需要高度警惕房地产领域潜在金融风险。一方面,上市银行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把风险关口,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要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房地产不良贷款“双升”

记者梳理上市银行半年报发现,除少数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出现了微降,大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均出现“双升”。

从国有大行已披露数据看,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19.11亿元、115.64亿元、64.61亿元,较去年年末上升156.73亿元、25.53亿元、17.50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29%、1.56%、1.69%,较去年年末上升1.97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

部分股份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也出现“双升”。例如,截至2021年6月末,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7%、1.04%、0.57%,较去年年末上升0.77个百分点、0.35个百分点、0.36个百分点。

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行,房地产业信用风险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更明显。截至2021年6月末,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37亿元、47.16亿元,较去年年末上升0.35亿元、9.69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8%、2.73%,较去年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监管持续强化以及宏观政策调控背景下,受个别项目租售进度未达预期、还款能力有所下降等因素影响,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有所波动。”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说,该行目前已开展了针对性风险排摸,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整体风险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也出现了“双降”。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32.70亿元、92.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39亿元、3.98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4%、3.11%,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0.24个百分点。

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未来走势如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必须高度警惕房地产领域潜在违约风险向金融体系蔓延。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贷款的资产质量。”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董希淼认为,过去10余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地产贷款在快速增长下也集聚了较多风险。2019年以来,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持续加强,特别是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收紧,部分房地产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也加剧了房地产贷款质量下迁。

因此,要在做好房地产市场降温、控制房地产泡沫的同时,高度注意防范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风险。对上市银行来说,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逐步降低其对金融杠杆的过度依赖。“特别是要严把风险关口,全面审查信贷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董希淼说。

“从短期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调整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规模和占比,但由于设置了充分的过渡期,存量超标部分将逐年消化,今年的总体影响可控。”建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说。

“未来几年,兴业银行将兼顾业务开展和监管达标的需要,加强房地产贷款业务统筹,科学规划房地产贷款增长,有序压降房地产贷款占比,逐步满足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兴业银行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体融资数据呈向好趋势

除了各家银行要严把风险关口,从根本上看,有效防控房地产业信用风险需要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

“银保监会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一是管好房地产信贷闸门。坚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审慎监管标准,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是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已基本完成,对发现的违规问题督促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至“清零销号”。三是严惩违法违规。连续3年开展全国性房地产专项检查,基本覆盖所有热点城市,对发现的违规行为“零容忍”,对违规问题依法严肃问责。四是落实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配合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调控,运用调控工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五是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长租市场发展,会同人民银行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前期整治,尽管上市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仍有所“抬头”,但房地产融资整体数据已呈现出向好趋势。

最新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末,房地产融资已呈现“五个持续下降”。一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连续10个月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信托规模自2019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15%;四是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42%;五是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7%。

“接下来,对于金融管理部门来说,在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相关制度办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董希淼说,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减少对市场的过大冲击,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房地产不良贷款“双升” 警惕违规流入楼市

2021-09-15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再度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不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双升”。

针对以上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需要高度警惕房地产领域潜在金融风险。一方面,上市银行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把风险关口,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要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房地产不良贷款“双升”

记者梳理上市银行半年报发现,除少数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出现了微降,大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均出现“双升”。

从国有大行已披露数据看,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19.11亿元、115.64亿元、64.61亿元,较去年年末上升156.73亿元、25.53亿元、17.50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29%、1.56%、1.69%,较去年年末上升1.97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

部分股份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也出现“双升”。例如,截至2021年6月末,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7%、1.04%、0.57%,较去年年末上升0.77个百分点、0.35个百分点、0.36个百分点。

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行,房地产业信用风险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更明显。截至2021年6月末,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37亿元、47.16亿元,较去年年末上升0.35亿元、9.69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8%、2.73%,较去年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监管持续强化以及宏观政策调控背景下,受个别项目租售进度未达预期、还款能力有所下降等因素影响,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有所波动。”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说,该行目前已开展了针对性风险排摸,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整体风险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也出现了“双降”。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32.70亿元、92.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39亿元、3.98亿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4%、3.11%,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0.24个百分点。

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未来走势如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必须高度警惕房地产领域潜在违约风险向金融体系蔓延。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贷款的资产质量。”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董希淼认为,过去10余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地产贷款在快速增长下也集聚了较多风险。2019年以来,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持续加强,特别是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收紧,部分房地产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也加剧了房地产贷款质量下迁。

因此,要在做好房地产市场降温、控制房地产泡沫的同时,高度注意防范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风险。对上市银行来说,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逐步降低其对金融杠杆的过度依赖。“特别是要严把风险关口,全面审查信贷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董希淼说。

“从短期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调整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规模和占比,但由于设置了充分的过渡期,存量超标部分将逐年消化,今年的总体影响可控。”建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说。

“未来几年,兴业银行将兼顾业务开展和监管达标的需要,加强房地产贷款业务统筹,科学规划房地产贷款增长,有序压降房地产贷款占比,逐步满足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兴业银行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体融资数据呈向好趋势

除了各家银行要严把风险关口,从根本上看,有效防控房地产业信用风险需要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

“银保监会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一是管好房地产信贷闸门。坚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审慎监管标准,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是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已基本完成,对发现的违规问题督促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至“清零销号”。三是严惩违法违规。连续3年开展全国性房地产专项检查,基本覆盖所有热点城市,对发现的违规行为“零容忍”,对违规问题依法严肃问责。四是落实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配合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调控,运用调控工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五是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长租市场发展,会同人民银行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前期整治,尽管上市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仍有所“抬头”,但房地产融资整体数据已呈现出向好趋势。

最新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末,房地产融资已呈现“五个持续下降”。一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连续10个月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信托规模自2019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15%;四是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42%;五是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7%。

“接下来,对于金融管理部门来说,在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相关制度办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董希淼说,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减少对市场的过大冲击,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